2019年5月9日,应赵俊香高工邀请,山东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禄鹏教授来我所召开学术研讨,我所相关科研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。
于禄鹏教授做了题为“柴达木盆地的风水相互作用和沙漠演化”和“柴达木盆地类火星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”两个报告,于教授认为,光释光(OSL)方法可以用于晚全新世至现代的风沙地貌过程研究,并提出柴达木盆地风水相互作用的发生主要受控于冰期-间冰期旋回,因此,气候变化是风水相互作用的控制因素,而风水相互作用控制了柴达木盆地沙漠的演化。同时,于教授提出,柴达木盆地线性沙丘是堆积成因,火星、类火星风沙地貌的演化可能受卤水的影响,与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区线形沙丘的成因有可比性。报告内容新颖,引起在场人员极大兴趣。
针对光释光方法在古地震事件定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,我所科研人员与于教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,顺利获得此次学术研讨,解决了参会人员定年方面的很多困惑和疑问,参会人员收获颇多。
人物名片:
于禄鹏教授,博导,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释光年代学实验室负责人。中国科研实验室大学博士,中科院寒旱所博士后,英国亚伯大学博士后。研究方向为释光年代学与地貌演化。主持(含完成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(国际合作项目、面上项目、地区基金)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(省属高校优青)一项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两项(特别资助、面上项目)、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。在GSA Bulletin、CATENA、Quaternary Geochronology、Quaternary Research等SCI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篇。